我1988年夏曾经在威海住了约半个月,那是享受中科院的例行休养,去了刘公岛和成山头。留下的印象第一是僻静自然,第二是蓝色大海。在刘公岛的山顶上看到唯一的一次“蔚蓝色的大海”。当时用胶卷照片留下了记录,见后附的照片,这是现在用数码相机翻拍的,但颜色没经修饰,是真实的。后来看到过许多海,如北方的大连、北戴河,南方的北海、三亚、厦门、深圳,东方的普陀山、海盐、上海南汇,甚至美国的东西海岸都去了,一般海水都发白、浅绿、浅蓝或黄色,再没看到蔚蓝色的大海。
最近有机会再次去威海,住了3天,以上的两个景象都没有了。威海小镇扩占了荣成、文登等大片土地,占领了山东半岛东端“鼻尖”的黄金位置,东、南、北三面临海。威海市区内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再不是过去的偏僻小镇了。海水的颜色也是浅绿色而不是蔚蓝色。
因为参加的是“促销团”而不是旅行社,是“促销为主,旅游为辅”,加上去了第一天下雨,第二天大风,第三天下午开会,游得不尽兴,成山头都没去,刘公岛就待了2小时。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收获,说点给大家共享:
市里新建了一个人工景点《华夏城》,耗资巨大,工程浩瀚,制作精美,还在续建。但毕竟是人工的,和天然美景不能相比,而且门票很贵。
海滨公园虽也是人工建设,但有大海相衬,天然加人工,不失为一佳境,不收门票,不可不去。
海滨码头附近的《韩国城》是购物胜地,价廉物美,服务周到,不可不去。
成山头的地理位置很独特,位于山东半岛真正最东端的“鼻尖”上。从威海市驱车东去,大约走2个小时,开到道路终端,前面3面是海,无路可走,海那边就是韩国和日本了,充满了神秘感。面前一块大石碑,上面3个大字:“天尽头”,是胡耀邦书记亲笔。可惜这次没去成。
去刘公岛要坐船,行程约15分种。建议朋友上了船不要到船舱里去抢座位,要利用这宝贵的15分钟看美景。要向上爬,尽量到上层甲板上去,当然要注意安全。甲板上没坐,风大,船有时还晃,但这些比起看美景来说都不算什么,出来就是为看的。我在甲板上饱赏了美景,留下照片和录像与大家分享。
刘公岛上很大,新修了不少博物馆、纪念馆之类,在导游带领下走马观花,根本来不及细看。以后一定不要跟导游,自己玩才能看到东西。山顶不高,还有收费的缆车,这次因时间关系不可能上山顶。除了看那些馆没看到什么自然的美景。
但这次看纪念馆有一个收获,就是基本搞清了甲午海战的来龙去脉。过去老听说甲午海战使强大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心里好纳闷,现在知道了说点给大家听:清朝曾经花巨资从德国等购进先进的军舰,建立北洋舰队,保卫祖国北大门的安全。但朝廷腐败,慈禧太后挪用水军款建造颐和园,使水军多年缺少资金难以扩充提高。而日本侵略大清蓄谋已久,进行长期准备,海军实力已经超过大清。威海一战我方被击沉4艘军舰,舰长邓世昌放弃逃生机会,自沉殉国。海战结束我方还有十几艘军舰,不算全军覆灭,但日本施加压力迫降。我方水师头领丁汝昌拒不投降,但感到不可能战胜,选择了自杀殉国。其部下临阵脱逃,带领剩余的十几艘军舰投降日本,那些军舰成了日本的武器,所以才造成“全军覆灭”。更气人的是战后日本强迫大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并赔款几亿两白银。我国人民的血汗钱被他们白白拿走。所以说“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失败”,让我们牢记历史的教训吧!
至于海水的颜色恐怕与季节有关。我妹妹2006年秋去威海刘公岛旅游,说看到大海像缎子一样的蔚蓝色,以后一定要在夏末秋初时去威海。
下面把我拍的部分照片和录像展示给大家分享,水平有限,请多指教!更多照片和视频可点击:http://lizichun.com/。
我1988年在刘公岛山顶看到蔚蓝色的大海
威海海滨
海滨公园
威海港内
幸福门
附件: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0-2023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