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研究员讲堂“stochastic boundary plasmas”报告会举办

2015-11-26 | 作者:文/许蕾 图/蒋缇 |【 【打印】【关闭】

  11月20日下午,研究员讲堂第69讲举办,梁云峰研究员为大家带来题为“stochastic boundary plasmas”的报告,姚达毛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在ITER和未来聚变装置设计中,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边界等离子体输运和稳定性的物理和控制,特别是如何延长第一壁材料的使用寿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围绕此问题,梁云峰研究员首先提到等离子体各态遍历性边界磁拓扑不仅是一种主动控制边界等离子体输运和磁流体不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降低聚变装置壁上热流沉积的有效手段之一。梁云峰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目前各大装置上产生各态遍历场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磁扰动线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托卡马克装置。

  梁云峰研究员在报告中解释了高温等离子体对外加螺旋磁扰动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物理,主要包括等离子体旋转对外加共振磁扰动的屏蔽效应,外加磁扰动对磁流体动态平衡的三维影响,各态遍历边界磁拓扑和边界磁岛偏滤器位形对边界等离子体燃料粒子和能量输运的影响,对杂质的屏蔽效应,以及利用外加共振磁扰动抑制或缓解边界局域模(ELM)。此外,梁云峰研究员还结合自身实践经历向大家介绍了各大装置(包括EAST)的最新的科研成果。报告向大家介绍了三维场效应下的边界等离子体行为,整场报告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梁云峰,男,1972年生,2000年博士毕业于日本文部省大学院大学核融合研究专业。梁云峰在世界上多个不同的磁约束聚变装置上,一直从事核聚变高温等离子体平衡、输运以及磁流体动力学(MHD)不稳定性物理及控制等研究。2007年作为13位德国杰出青年科学家之一,荣获亥姆霍兹学会青年科学家研究基金。2008年-2012年,担任国际托卡马克物理研究(ITPA)项目PEP25负责人,并领导多个德国科学研究基金(DFG)项目,欧共体聚变研究项目(EFDA),及德国亥姆赫兹学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留学基金委的合作项目。同时,也是欧共体JET(自2006年以来)和英国MAST(2010-2011年)装置上扰动磁场控制ELM研究项目的首席。梁云峰现任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德国Helmholtz学会及大学青年科研开发组组长,德国杜塞尔道夫大学教授。

   

  梁云峰研究员作报告

   

  姚达毛研究员主持报告会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