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庆征文


小太阳家人的那些事


史傲峰(一室)

 

 

  众所周知,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同时它发射出的阳光也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在中国的大地上,在安徽合肥,有一大家子人正在通过研究太阳热核聚变产生能量的原理制造“人造小太阳”,以探索、开发、解决人类无限而清洁的新能源为最终目的,这个小太阳的家叫做科学岛,他的家人叫做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大家庭,来一同了解这一大家子人的故事。

 

历史篇

  等离子体所从1978年建立以来,已历经40个年头了。在这40年里,等离子体所一直秉承着“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锐意进取、争创一流”的大科学文化的奋斗精神,先后建成常规磁体托卡马克HT-6BHT-6M,我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合肥超环”(HT-7),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并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或独具特色的成果,荣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及多个国家重要奖项。可以说,等离子体所几代人通过这四十年地不断辛劳耕耘,从过去的一个不知名的研究所,逐步成长为一个跻身于世界热核聚变研究前列的科研重地,为世界核聚变研究提出了中国方案。

 

当代篇

  等离子体所通过对自主研发的人造小太阳(EAST)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一系列重大成果不断产出,从先前的电流大于300千安,高温等离子体放电时间接近3秒,到后来的电子温度超过5千万度、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别小瞧这102秒,它可是无数等离子体人夜以继日地奋斗在实验室进行推理、演算、试验得出的辛劳和智慧的结晶,刷新了国际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电子温度达到5000万度持续时间最长的等离子体放电,将我国热核聚变研究推向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与此同时,等离子所由于长期对EAST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计划)时候,等离子体所毅然承担了导体、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电源、诊断等采购包,占中国承担ITER采购包任务的73%。目前,等离子体所ITER采购包研制工作进度在ITER七方中位于前列,很多产品已经成功交付并圆满通过国际实验站的成品检测,获得国际聚变界的一致好评。

  此外,等离子体所在通过对ITER采购包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研究各种加工工艺和相关标准,制定并编写出了一系列热核聚变专用的技术标准。同时,在ITER产品生产前,预先制定生产加工检测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要求和质量规范进行生产加工,强调过程控制和最终的产品验收,保证产品最终满足ITER设计要求,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属于适用于等离子体所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今后承担国内和国际其他大科学工程奠定了坚实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未来篇

  等离子体所在各领导的带领下,将继续艰苦奋斗,持续创新,争取在ITER计划中承担更多的任务和角色。同时,等离子体所不断借鉴和总结EASTITER计划的相关研发成果和工程加工经验,加快推进中国热核聚变实验堆(CFETR)建设。目前,CFETR已正式开始工程建设,并推出中国核聚变研究分三步走、最终解决人类终极能源问题的发展路线图。等离子体所人都坚信未来解决世界能源的危机的终极密码必将是核聚变,而这则终极密码的编写人必将是等离子体所人!

四十年风雨兼程

四十载春华秋实

当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地址

中国安徽合肥蜀山湖路350号

传真

+86-0551-65591310

电话

+86-0551-65591307

邮编

230031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蜀山湖路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