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者小组
  科普志愿者小组成立于1999年,自成立以来,以专业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我所科学传播事业做出了贡献。
 
 
规章制度
组织活动
志愿者风采
友情链接
中国科普网
科普知识网
中国科普博览
中国公众科技网
科学世界
    首页 >> 聚变动态
共筑人类未来能源之路
2013-09-16| 作者: | 【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9月6日,国际热核聚变能实验堆(ITER)计划各方部长级代表齐聚法国,出席在工程所在地总部召开的部长级理事会议。经欧盟能源事务专员欧廷格倡议、法国高等教育与科研部部长吉纳维夫·菲奥拉佐、ITER总干事本岛修以及各方官员积极响应,欧盟、法国当地政府和ITER组织了本届会议以及相关文化社交活动,我国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率团出席。

    会议前,各国代表受邀对浩大的ITER建筑工地进行了实地参观。在随后的闭门会议中,菲奥拉佐女士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其后各方部长级代表听取了本岛修总干事关于ITER项目进展的报告。通过交流,各国对ITER对解决未来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予以充分认可,各方部长级代表重申,将对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的ITER计划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ITER,通往未来的能源之路

    ITER计划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计划,也是当今最为复杂的科学工程项目之一。ITER计划集成了国际受控磁约束核聚变领域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计划筹建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聚变实验堆,用以验证商业利用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ITER将成为迈向聚变能源示范堆的关键一步,是连接现有聚变装置和未来示范聚变发电厂所必不可少的桥梁。

    ITER工程设计于2001年完成,此后历经五年协商,最终由欧盟、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等七方决定携手合作,共同出资筹建。2006年11月,七方部长级代表签署联合实施协定,正式启动了历时达35年的ITER计划。

    在建的ITER将是此前最大的聚变实验堆“欧洲联合环(JET)”的两倍,等离子体容积更是其10倍,仅ITER的磁约束装置托克马克环就重达2.3万吨,相当于3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而整座ITER设施的重量超过美国帝国大厦,其全部建设成本将高达130亿至150亿欧元。庞大的规模使ITER能够完成一系列此前设备无法运行的核聚变科学实验,该装置中的等离子体脉冲将能够持续更长时间,聚变反应也有望保持稳定并最终被科学家所“驯服”和利用。

    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全球形势下,可获取的低成本化石燃料将越来越少,而预计到本世纪末世界能源需求将增加三倍。面对未来可预期的能源困境,各国在各个科学领域正开展艰难的探索工作。在众多能源选项中,核聚变能源项目无疑是最具优势,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聚变能源,这一被誉为“人造太阳”的新型可持续能源,具有风能、太阳能所不具备的产能大、稳定输出等特点,其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更使其极具吸引力。

    国际科研合作的新模式

    由于ITER项目极为浩大、复杂,仅凭一国之力难以完成,因此ITER计划开创性地聚集了七方力量共同建设开发,由七个成员方分担不同部件的制造任务。

    虽然,由多方承建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但各成员分担了高昂的建设成本,各国也能够在研制ITER部件的过程中培育本国人才,提早准备相关工业基础,并能够共享ITER计划的所有技术成果。

    更可贵的是,随着ITER各方协作的不断深化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在这一复杂而漫长的国际合作探索中,一方的研究新发现能够很快使其他各方受益,ITER也从各成员丰富多样的经验中获益。作为全球最大和最具挑战性的能源研究计划,ITER七方通力合作与开创性的合作模式,为各国在其他领域开展更广泛的科技合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开启了国际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部长级理事会为ITER鼓劲打气

    上届ITER部长级会议于2007年11月22日召开,七方成员共同签署国际协议,组建成立负责ITER计划组织协调的国际组织。

    如今,ITER已经进入建造关键期,各国承担的部件制造也在稳步进行,大批部件成品将于2014年开始运抵ITER场址,按照极高标准专门修建的运输公路也已经准备就绪。在ITER项目进入全面建造阶段之际,理事会邀请各方高级别代表亲临ITER工程现场,共同见证大型国际聚变合作的最新进展,希望消除各界对ITER计划的疑虑,由此进一步增强各方合作信心,为项目今后的发展凝聚力量。

    尽管面临可能的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误等问题,各方代表仍以坚定的语气重申了对ITER计划的支持,ITER计划及聚变技术对人类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意义得到肯定,各方也对ITER所开启的新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ITER计划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力。

    更多的合作,更少的战争

    曹健林副部长在闭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最后发言,他表示:“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面临着最为紧迫的能源问题。从长远出发,中国对ITER计划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今天看到ITER已经取得的进展更感到荣耀,因为这里面汇聚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人类的智慧。ITER计划汇集了占全球80%GDP和50%人口的国家,联合协同开发有望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的科研项目,ITER计划本身就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我们真心地希望今后世界多一些ITER计划,少一点战争。在今天的闭门会议上,本岛修总干事提到,来自中国的假导体部件第一个运抵ITER,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东西方交流以及全球科技合作的一个标志。中国也将一如既往地尽全力与各国通力合作,携手把未来的事情做好。”这段讲话赢得了现场各国代表和媒体的掌声。

    ITER一词在拉丁语中意味“路”。在中东战争阴云密布之际,ITER向各方展示国际合作成果的同时,更向世界发出信号: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才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

 
 

Copyright @2010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安徽合肥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本主页由等离子体所综合办公室制作维护 管理员:szzhang@ip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