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晓东 研究员
张晓东,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负责过HT-7和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运行。担任过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1、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项目一级课题负责人;2、EAST辅助加热项目副总经理、总工艺师;3、稳态强磁场项目副总工程师。ITER国内配套项目首席负责人。多个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现为国家物理学会等离子体分会副会长。曾在德国马普等离子体所工作学习2年多。现主要针对未来聚变堆模拟研究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进行及等离子体破裂缓解和高热负荷缓解实验研究。要求具有物理类学科背景、专业学生。
研究领域
核聚变磁约束等离子体高约束模式数值模拟研究,等离子体破裂缓解和偏滤器高热负荷缓解实验研究。
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诊断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诊断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能源动力(专硕)招生方向:核技术及应用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大科学工程管理
工程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能源动力招生方向:能源动力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2、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诊断
2. 项农研究员
项农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离子体理论和模拟研究室主任;中科院磁约束聚变理论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聘教授;ITER集成模拟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大规模计算模拟”专家组成员 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89年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1986-1994年等离子体所理论室工作。1994-1995年法国L’ecole Polytechnique大学访问学者。2004年于美国得克萨斯奥斯汀分校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04-2010年在科罗拉多波得分校从事研究工作。在科研方面主要成就:国际上首先发展了射频波加热的delta-f计算方法并置入了美国Tech-X公司的商业计算软件VORPAL中;在高水平国际等离子体期刊和重要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科技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中科院“一三五”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招生要求:具有物理学背景(学过相关大学物理课程),对等离子体理论和模拟研究感兴趣,自律有上进心。
研究领域
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等离子体先进算法,等离子体鞘层物理,射频波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理论和模拟研究等
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电子信息(专硕)招生方向:反应堆技术与数字仿真
工程管理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工程管理(专硕)招生方向:项目管理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2、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方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2、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招生方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3. 孙有文研究员
孙有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9年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 2007年获得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晋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托卡马克平衡、不稳定性与新经典输运的研究。在HT-7和EAST托卡马克上开展了磁流体力学平衡与不稳定性相关研究,在欧盟的JET和TEXTOR托卡马克上开展了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控制相关的实验与理论模拟工作,并获得过欧洲聚变协会的优先支持项目, 和欧、美等国的科研人员都建立了紧密的国际合作。目前,主要负责EAST托卡马克上磁流体不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正在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在Phys. Rev. lett., Nucl. Fusion, Plasma Phys. control. Fusion , 和 Phys. Plasma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获得国际聚变会议的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可招收等离子体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方向硕士、博士研究生,特别欢迎有志于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以及新经典输运等领域研究的学生报考。
研究领域
1、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2、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主动控制 3、新经典输运及托卡马克三维物理研究
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控制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工程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能源动力招生方向:能源动力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控制
2、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2、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控制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2、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2、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控制
4. 周登 研究员
2002年7月获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起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工作。现任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论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理论与数值模拟。招收接受过正规大学物理教育的硕士或博士生
研究领域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阿尔芬波与快离子相互作用、撕裂模、GAM等
招生专业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博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5. 夏天阳 研究员
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应用物理系。工作后一直从事于等离子体基础物理理论和数值计算方面的工作。受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委派,于2011 年至2015年期间,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跟随徐学桥教授学习使用BOUT++模拟边界局域模,并开发、完善和拓展该物理模块。主要工作内容:在物理上用磁流体力学研究边界局域模的形成,包括扰动平行速度,电子霍尔效应和粘滞效应对线性增长率的影响,密度梯度对线性增长率和边界能量损失率的增进作用,研究圆截面下的边界局域模崩塌之后的湍流和输运现象,验证在边界局域模发生的时候,湍流的带状流的能量主要被Reynolds Stress 驱动,而抗磁漂移则可以抑制该带状流的增长。给出了边界局域模崩塌过程中的径向输运系数的演化。理论模拟研究了DIII-D 和C-Mod 上的准相干扰动(QCF)的形成机制,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频率以及极向波数,探索了QCF 形成的物理驱动原因,协助研究了C-Mod 上的I 模式下存在的弱相干扰动的形成机理。在BOUT++的ELM 爆发模拟的基础上,结合输运模型,探索ELM 的整个周期演化过程,得到了初步的结果。通过计算不同等离子体电流下的EAST,DIII-D 和C-Mod 上的H 模的热流宽度,得到了与实验定标率(Eich’s Scaling)一致的模拟结果,揭示了边界的电子湍流是将芯部热流经由台基区横越最外闭合磁面输运到刮削层的主要机制。
研究领域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招生专业
学术硕士招生计划:
1.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2.专业:电子信息(专硕)招生方向:反应堆技术与数字仿真
3.等离子体物理(硕士)招生方向: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及其控制